资讯科技与AI对独中教改的挑战
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是近年来资讯科技尖端领域最火红的课题,全球的教育机构已经磨拳擦掌,要对即有学校课程、考试、教学等大刀阔斧作改变,要抛弃考试制度和丢掉填鸭式教育,以迎接人工智能颠覆未来社会的挑战。
而新加坡已经先行我们一步,该国的教育部在不久前才宣布,从今年开始小学一二年级废除考试制度, 初中一学生也不必参加年中考试,以松绑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快乐学习。回过头来看看大马,面对资讯科技的到来,我们独中的教育改革作好准备了吗?
电脑在90年代普及时,就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可在末来代替人类,帮我们对各种事情作出判断与决定,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,以前这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好科幻,但事实上我们早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。
毕业自中国重庆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的蔡亲炀博士指出,其实我们现在已经踏入使用人工智能的初始阶级,只是许多人浑然不觉,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已经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悄悄地在运作。
“像能和人们作语义识别对话的iPhone Siri,华为手机的Android系统可辨别照片的内容如食物、风景、人相等自动分类功能,以及我们最常用的Waze手机导航系统,甚至连Google搜寻引擎等都属初阶人工智能。”
他指出,如今连医学和金融等行业也在使用人工智能,例如全球眼科人体生物资料库储存超过1亿种各类样本,只要我们输入病患的症状,人工智能可以立即核对病状自动找出过往案例与建议治疗方式。
而在金融业方面,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作出分析和自动生成报告,创建出符合预期风险收益的各种投资组合,和提供符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投资建议等。
简言之,如今的人工智能因为结合了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学习型电脑智能,其能够作出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认知能力,有能力对人类的要求作出实质的回应。即是说,过往只有人类才能掌握的“判断”与“建议”能力,如今人工智能亦可以做到。
所以,在如今人工智能已有能力代替人类从事基本机械性体力工作,以及高知识密度的脑力工作,因此我们在未来必须具有什么优势? 人类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,才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?
也是芙蓉中华中学校长的蔡亲炀因此点出,独中教改已如火如荼地在推展,但有两点是必须思考的:一、我们要教授什么知识给孩子,可以让他在10年后能用得上? 二、独中教育该怎么与资讯科技结合?
如今的学校不能再教导孩子背多分和“把书本念好”,不能再要求孩子“除了念书,什么都不用做”,因为在互联网全面普及和网络资讯爆棚的时代,知识已经不限于在课程或在教室,所有地方都可以变成学习的场域与对象。
如今若只是培养一个“乖巧听话”与“服从温顺”的孩子,不鼓励孩子培养好奇心去探索新知,没有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,没有全面综合性的知识与技能,分数考得再高但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人,其实是最容易被电脑取代。
蔡亲炀指出,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思辨精神,以及逻辑思考能力,和更全面的人文素养或科学知识,以及更独立与弹性的困难解决能力与坚韧的精神,才是新一波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。
他以医疗举例,如今的人工智能虽然功能强大,但目前仅能够根据数据资料和过往案例而作基本建议,但是癌症的成因、变化与治疗方式,是依据各人的体质、遗传、饮食与作息等而变化,有太多的变数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作决定,所以治疗方式到最后仍然还是由人作出判断。
而这也是教育部近年来积极推动“高层次思维技巧”(HOTS)的用意,即抛弃了背多分取向,要将我国国民培育成具有独立判断,能运用知识与条件解决问题的人才。
(未完待续)
credit to 星洲网 · 教育专题